茶叶产品

  岩茶简介

  岩茶制作

岩茶论坛

                                  返回首页 | 大红袍传说 | 茶叶功效 | 武夷山旅游

返回名人观点首页

中国十大名茶详细介绍   [1] [2] [3] [4] [5]

相关内容

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

乌龙茶渊源于武夷岩茶

优良成品武夷岩茶标准

武夷岩茶的岩韵
武夷岩茶的妙用
御茶园
名人名茶   
茶叶功效
茶文化专辑
十大名茶详细介绍
乌龙茶的起源地--武夷山
 

  

 

七、 祁门工夫红茶


  祁门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安徽省祁门县,与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黔县及贵池等县也有少量生产。祁红工夫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黔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干臣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带,也试制红茶成功。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  茶销售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资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制茶技艺,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竞与当时国内著名的“闽红”、“宁红”齐名。“祁红”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的蚊潭、鹅湖两区)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最旺时年产达6万担以上。后因国内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与影响,我国红茶生产开始衰落,但“祁红”一直保持较好的产销形势。1939年,祁门县最高年产达4。9万担,占当时全国红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至1949年,下降为9618担,1956年发展至3.3万担,1983年仅出口即达5.7万担,目前维持这一水平。
  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微软红亮。
  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国外称祁红这种地域性香气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清饮更能领略祁门红茶的特殊香味。加奶后乳色粉红,其香味特点犹存。


八 、君山银针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这是唐代两位大诗人对洞庭君山的抒情诗句。“玉镜嵌君山,银盘托青螺”,确是壮景奇观。君山和君山茶,历来结下不解之缘,清代万年谆诗云:“试把雀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君山,又名洞庭山,本身就是神山仙境的意思,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不幸死于九疑山下,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奔丧,船到洞庭被风浪打翻,湖上飘来七十二只青螺,把她们托起聚成君山。爱妃南望茫茫湖水,扶竹痛哭,血泪染竹成斑,后人称为湘妃竹。“斑竹一枝干滴泪”,成了后世爱情忠贞的象征。因为她们是君妃,故把这里定名为君山。脍炙人口的柳毅传书的故事,也发生在君山。这里有柳毅井,井水烹茶酿酒,清香芬芳。还有龙涎井、飞来钟和用秦始皇的御玺盖的“封山”印。君山有大小七十二蜂,每个山峰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山峰都有异景奇观,每个景观又都有一段优美动听的故事。
  君山所在的岳阳市,商称岳州。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中有关于邕湖茶的记述。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述:“洞庭君山出茶,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很少。”清代黄本骥《湖南方物志》全面记述了湖南产茶的概况,作者在记述岳州茶时,除引用《岳阳风土记》、《潇湘听雨录》、《随园食单》外,又引用《湖南省志》“巴陵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岁以充贡”。
  君山为湖南省洞庭湖中一个小岛,位于岳阳城西15公里处。岛上土壤肥沃,多砂质壤土,年平均温度16一17℃,年平均降水量1340毫米。3—9月间相对湿度约80%,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竹木丛生,生态环境适宜种茶。
  君山银针采摘开始于清明前三天左右,直接从茶树上拣采芽头。为防止擦伤芽头和茸毛,盛茶篮内衬有白布。芽头要求长25—30毫米,宽3—4毫米,芽蒂长约2毫米,肥硕重实,一芽头包含三、四个已分化却未展开的叶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空心芽不采、开口芽不采、冻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瘦弱芽不采、过长过短芽不采,即所谓君山银针的“九不采”。
  君山银针制造特别精细而又别具一格,分杀青、摊凉、初烘、初包、复烘、摊凉、发包、足火八道工序。历时三昼夜,长达70多小时之久。
  杀青:在20度的斜锅中进行,锅子在鲜叶杀青前磨光打蜡,火温掌握“先高(100一120℃)后低(80℃)”,每锅投叶量300克左右。茶叶下锅后。两手轻轻捞起,由怀内向前推去,再上抛抖散,让茶芽沿锅下滑。动作要灵活、轻巧,切忌重力摩擦,防止芽头弯曲、脱毫、茶色深暗。约经4—5分钟,芽蒂萎软,青气消失,发出茶香,减重率达30%左右,即可出锅。
  摊凉: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蔑盘中,轻轻扬簸数次,散发热气,清除细末杂片。摊凉4—5分钟,即可初烘。
  初烘:放在炭火炕灶上初烘,温度掌据在50—60℃,烘20—30分钟,至五成干左右。初烘程度要掌握适当,过干,初包闷黄时转色困难,叶色仍青绿,达不到香高色黄的要求;过湿,香气低闷,色泽发暗。
  初包初烘叶稍经摊凉,即用牛皮纸包好,每包1。5公斤左右,置于箱内,放置40—43小时,谓之初包闷黄,以促使君山银针特有色香味的形成。为君山银针制造的重要工序。每包茶叶不可过多或过少,太多化学变化剧烈,芽易发暗,太少色变缓慢,难以达到初他的要求。由于包闷时氧化放热,包内温度逐升,24小时后,可能达30℃左右,应及时翻包,以使转色均勾。初包时间长短,与气温密切相关。当气温20℃左右,约40小时,气温低应当延长。当芽现黄色即可松包复烘。通过初包,银针品质风格基本形成。
  复烘与摊凉:复烘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蒸发水分,固定已形成的有效物质,减缓在复包过程中某些物质的转化。温度50℃左右,时间约一小时,烘至八成千即可。若初包变色不足,即烘至七成干为宜。下烘后进行摊凉。摊凉的目的与初烘后相同。
  复包:方法与初包相问。历时20小时左右。待茶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即为适度。
  足火:足火温度50—55℃,烘量每次约0.5公斤,焙至足干止。
  加工完毕,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亮暗进行分组。以壮实、挺直、亮黄者为上;瘦弱、弯曲、暗黄者次之。
  君山银针的贮藏十分讲究。将石膏烧熟捣碎,铺于箱底,上垫两层皮纸,将茶叶用皮纸分装成小包,放在上面,封好箱益。只要注意适时更换石膏,银针品质经久不变。
  君出银针属芽茶,因茶树品种优良,树壮枝稀。芽头肥壮重实,每斤银针茶约2。5万个芽头。君山银针风格独特,岁产不多,质量超群,为我国名优茶之佼佼者。其芽头肥壮,紧实挺直,芽身金黄,满披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秒年亮。根据芽头肥壮程度,君山银针产品分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
  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时,可以看到初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忽升忽降,蔚成趣观,最多可达三次,放君山银针有“三起三落”之称。最后竖沉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芽光水色,浑然一体,堆绿叠翠,妙趣横生,历来传为美谈。且不说品尝其番味以饱口福,只消亲眼观赏—番,也足以引人入胜,神清爽。根据“轻者浮,重者沉”的科学道理,“三起三落”是由于茶芽吸水膨胀和重量增加不同步。芽头比重瞬间变化而引起的。可以设想,最外一层芽肉吸水,比重增大即下降,随后茅头体积膨大,比重坐小则上升”继续吸水又下降……。如果亲身考察一下。君山银针冲泡的情景,能起落的芽头为数并不太多,且一个芽头落而复起三次更属罕见。这种现象在其它芽头肥壮的芽茶中也偶尔可见,但都不及君山银针频繁。可见君山银针的芽头肥壮程度是出类拔萃的,这也是它品质上的一大特点。君山银针于1956年国际莱比锡博览会上,因其质量优良,被誉为“金镶玉”,并赢得金质奖章。

  上一页   下一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荣誉  返回首页
 
   
  

电话:0599-8357665  手机:(0)13062284455 传真:0599-5316989
Address: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Email:xmx001@vip.sina.com   版权所有©1999-2004 www.wuyishantea.com

Copyright©199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