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景点介绍                                

 

        五曲沿途景点

 

竹筏过曹家石折向西南,进入五曲。五曲两岸是武夷山自然与文化景观荟萃之地,东岸有隐屏峰、接笋峰、平林、武夷精舍遗址,西岸有仙迹岩、晚对峰、天柱峰、更衣台等。

平林、武夷精舍

五曲东岸、隐屏峰南麓,有一片面积约半公顷多的平衍山地,林木葱郁,云气清幽,称为平林。宋淳熙十年(1183),朱熹在这里建武夷精舍授徒讲学,现遗址尚存。

仙迹岩

为溪西进入五曲的第一景。它实际上是七曲城高岩的背面。岩壁有多处因水流作用而形成的砾石脱落岩洞,其中有两处圆形的深凹,形似两洼膝痕。传说是仙人在此拜皇太姥留下的,故名仙迹岩。宋辛弃疾有诗云:“地秘岩藏骨,溪灵膝印痕。虚订惟老姥,别席尽曾孙。…….”岩麓另有3处小圆洞穴内分别有“白垩”和“锈斑”,山民称之为盐仓、米仓。合视两穴又酷似金鱼的一对水泡眼,所以又称水泡眼、金鱼石。

晚对峰

在仙迹岩南,与隔溪的隐屏峰相对。因石色凝紫,绿荫如屏,故也称紫屏峰。晚对峰为历代儒士荟萃之地。南宋名臣、理学家刘珙曾在峰麓构仰高堂,寓“追思孔圣,仰之弥高”之意。岩壁有朱熹题刻的《九曲棹歌.五曲》和明人镌刻的“高山仰止”。宋末元初,朱熹再传弟子、理学家熊禾又于峰麓建洪源书堂,寓饮水思源,追念先贤之意。明末,尤溪游镳结庐于此,称半石居。这些建筑现都废圯。清乾隆年间,武状元马负书在岩壁刻“道南理窟”四个大字。

茶灶石

懈对峰前溪中一岩石,石上有天然岩穴数处,置炽炭其中,可将茶炉放穴上煮茶会友,名茶灶石。朱熹在隐屏峰南建武夷精舍时,常偕学友、生徒乘坐鱼舟到石上煮茶论学,并把它列为武夷精舍12景之一。他题写“茶灶”两字刻于石上,并咏道:“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原字经800多年溪水涨落冲刷,已磨损殆尽。现“茶灶”两字为1999年根据朱熹墨宝复原。

天柱峰

晚对峰南,一峰峭拔峙立如一巨大石柱,与东侧的更衣台比肩骈立,麓似连而微断,名天柱峰。传说道士修炼羽化时,先在浙江天台山登记,然后在天柱峰升天成仙。远望全峰。形似翻扣的酒坛,故俗称酒坛峰。峰体纵向有一条裂罅,传说是李铁拐因未能赶上幔亭宴,一怒之下,抡起木拐将酒坛咂裂踢翻,滚到这里化为柱状峰。

更衣台

又称文峰,位于天柱峰东侧。九曲溪至此折而东流,更衣台在溪南临溪而立。相传魏王子骞等武夷十三仙人在九曲溪沐浴后登峰更衣,然后到毗邻的天柱峰升天成仙。元代文学家刘说道有诗云:“昔闻有群仙,共浴清冷水。直上千仞岗,云霞蔽其体。亦欲蜕垢衣,飘然挹仙袂。”岩上有“世外沧浪”、“更衣台”、“玉皇大天尊”等摩崖石刻。更衣台顶古代有昆石山房,明万历年间武夷山籍士子蓝润彩建,奉母而居。

 

 

 

 

  

 

返回首页 | 关于国旅  | 联系我们 | 公司荣誉 | 网上预订 | 交通指南

©2000-2008 版权所有 武夷山中国国际旅行社 www.513cits.com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观景路35号   邮编:35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