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

  岩茶简介

  岩茶制作

岩茶论坛

                                  返回首页 | 大红袍传说 | 茶叶功效 | 武夷山旅游

<<< 返回詹梓金专辑首页

乌龙茶起源问题的探讨

詹梓金教授简介

詹梓金讲《政和工夫》

詹梓金在武夷山调研

詹梓金教授在武夷山

打造优秀铁观音品牌

詹梓金評述“武夷大山红袍”二三事

乌龙茶起源问题的探讨

《茶艺师:指导手册》

  

詹梓金(福建农林大学) 徐飙(福建省农业厅农垦局)

    乌龙茶属六大基本茶类中的青茶类,由于其制作工艺独特,对茶树品种又有特殊要求,故香气馥郁,具有天然花香,滋味甘爽醇百,令人心旷神怡,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乌龙茶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学术界的争议问题。其起源地点到底是武夷山或是安溪县?或是闽南的漳州市,甚至认为广东省的东部地区等,众说纷纭,至今无定论。
    研究起源的问题属于学术范畴,与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以及作者手头掌握的资料有密切关系。学术问题只有通过争鸣才能越辩越明,历史问题需要不断发现而逐步明晰,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看,全国茶叶界公认红茶和乌龙茶均起源于福建,并且较多的认为起源点就是福建的武夷山。这点前人已作了大量研究和比较深入的探讨,为我们今天进一步探索提供宝贵资料。笔者认为源头只有一个,起源源于武夷山的史料相对充足,以是就三个方面发表看法,希望更多有兴趣者参与讨论。


    一、最为为明确的佐证


    前人研究涉及乌龙茶起源问题,最为常见的引文,也是迄今为止被认为是记叙乌龙茶制作方法最早、最翔实的文字记载资料是阮景锡的《武夷茶歌》,作者又名释超全(1625-1711)明末清初人,1685年入武夷山天心寺为僧,其诗云:“......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若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这四句诗阐明了武夷山岩茶品质与天气的密切关系。其精辟程度达到今人归纳水平。诗中没有太多的技术细节描述。 但结论是明确的,不好的天气,无法做好茶。今天只有乌龙茶初制过程对天气有如此依赖关系。对于当时乌龙茶”名称还未问世之前的武夷山,已探索到什么样的天气能做好茶,什么样的天气不能做好茶,可见这一技术环节已相当成熟。
    1734年曾任崇安(今武夷山市)县令的陆廷灿著的《续茶经》中引用王草堂《茶说》[系1717年之作],讲的更为明确:茶“……采后以竹筐匀铺, 架于风日中,名日晒青,侯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茶采而摊, 摊而摭,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枝蒂,使之一色。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这段论述武夷茶在当时制作过程的主要技术工艺与今时乌龙茶制法很相似。鉴于古时技术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要比文字记载早几十年的常识。说明在17世纪末在武夷山一带已形成类似于当今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二、科学往往发现于偶然

    正如前述,中国马龙茶创始于明末清初年代,地点在福建的武夷山。回顾历史。武夷茶自元至清,一直处于兴盛时期,史籍中留下可贵的记载,说明了乌龙茶制造技术与历史上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近年笔者到武夷山最古老茶区的星村镇桐木关村调研时,了解到明末时期,发生在该村的一段历史故事,大约在十本世纪中、末叶,一队北方官兵南下从江西进入福建,桐木关是当时入闽通道,到星村镇一线是必经之路,当时正值茶叶生产季节,采茶、做茶的村民听到官兵进村,立即撒手丢下正在操作的茶事作业纷纷上山逃避,待官兵走后,村民们陆续回村继续完成他们各自未尽的作业时,发现已与原来不相同,摊凉在地板上鲜叶因停放时间久了,散发花香和对已经揉捻好的茶坯来不及烘干而产生红变的,却让人嗅到诱人的醇香。将它们用易燃的松木烘干后,结果与原有绿茶是完全不同风味的茶叶。由于这些过程的启示却成为红茶和乌龙茶两大茶类创始的萌芽。

    三、生产实距是科技的源泉

    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技术进步主要依赖生产实践为基础,人们从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不断探索,总结先进经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新茶类的发明创制也是如此。

    乌龙茶的起源是一种新茶类的创始,在制茶技术工艺上又最为复杂。按科学发展面分析,没有相当长的时间实践、总结、积累难以形成,更不可能达到完善地步。本文认为该茶类在未定型之前,可以与红茶前身是混淆不清的。它们的共同特征即与原来生产的绿茶类色、香、叶不同的统称“乌龙”的东西,后来人们对其作进一步研究而分开。因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远比红茶复杂,故其最后定型应在红茶问世之后。

    上述茶类的演进从现象的启迪到基本工艺形成:一需要时间、二需要相当的生产规模和活动范围,才有丰富的现场、现象、技术与人才为新茶类的创始,从不完善的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与可能。而且当时的武夷山星村镇,已是闻名遐尔的茶区和茶叶集散地,明万历年间徐勃《茶考》中“......山中土气宜茶,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并且毗邻星村镇的武夷山山中多寺庙,潜身会聚省内外众多高僧、文化流羽。尤其当时迁徒武夷山的僧人、移民以闽南籍居多,他们对乌龙茶的创制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略......

相关链接>>>>

    詹梓金教授,男,1961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果蔬专业本科。文革下放,1975年调回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任教至2002年退休。在职期间为茶学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现社会兼职:中国茶叶学会理事,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副会長,天福茶学院筹建顾问等。1987[中国],1991,2002,2004[均日本],2000[马来西亚],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考察访问,旋回演讲等学术交流。应邀赴马来西亚出席《情系乌龙茶》演讲活动期间,承担主讲者,就“我国乌龙茶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乌龙茶的种类特征与其品质评价”,“乌龙茶对人体保健功能与防癌研究进展”,“中国乌龙茶的品饮艺术与鉴尝”四个方面,在吉隆坡,槟城,巴生,八打林等重要城市进行演讲和学术交流。为宏扬和普及我国茶叶科技知识与中华茶文化起积极作用。
    詹梓金长期从事茶树育种学的教学与科研,在科研指导思想上十分重视学术与理论创新和特色研究;在选题内容上注重本省优势资源与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研究方法上讲求客观、本质、综合、实效。因此,注重对富有福建特色的茶树无性系品种是否存在退化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细胞学、形态学和电镜技术及同工酶分析,对全国著名茶树良种安溪铁观音、福鼎大白茶等的遗传变异、育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为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变异原因及品种复壮原理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外无先例)。并对福建茶树种质野生资原的分布情况,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摸清了其分布特点与规律,从气候学、生态学、解剖学上揭示其潜在的社会价值、经济意义和利用前景(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同时,经常深入茶区调研,注意生产、加工及市场等茶叶经济方面的前沿问题,这方面成为近年选题的主要方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荣誉  返回首页
 
   
  

电话:0599-5152999  手机:(0)13062284455 传真:0599-5109789
Address: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Email:xmx001@vip.sina.com
   版权所有©1999-2004 www.wuyishantea.com

Copyright©199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