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首页 >> 经营武夷茶 >> 正文

 


立足于正岩的奇苑茶业公司


发布日期:[09-07-10 ] 收集整理:[武夷山奇苑茶业公司]


天心岩茶村村民因世遗迁建已10年,他们感受到——

山外的世界更精彩

    生活:跟上城里人

  坐在自家三层的小楼里,品着自家产自倒水坑的纯正武夷岩茶,37岁的武夷街道天心岩茶村村民翁建昌好不惬意,但他总会想起一、二十年前居住在山里的日子。“山里山外真是两重天啊,山外的世界更精彩!”他说。
  如今安居在武夷街道天心岩茶村的村民翁建昌,和全村其他8个村民小组的110多户村民一样,都是10年前世遗拆迁时安置到这里的。此前,岩茶村村民散落居住在那一大片如今被人们称之为核心景区的大山里。“其实那时是很苦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都非常差。”翁建昌说。汪林生、小李等几位村民也都这么说。那时,生活用水要到井里挑,很烦琐,很不方便,电视通过天线仅能收到少数几个台。“完全就是山里人的生活,你可以想象到的。”几个村民都说。如今,凭借着交通和区位优势,许多村民早就过上了富庶有余的小康生活。在岩茶村,每户村民一幢小楼,有天有地,俨然就是乡间“别墅”。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电脑、小车已是寻常物。

    生产:红红火火

  村民们在景区里基本没有农田,主要就是一些茶山,如今上乘的武夷岩茶就产自这里。“但当时并不起眼。”翁建昌说,“绝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么火。”
  今年,天心岩茶村的岩茶,就是卖茶青,每斤都能卖到20多元,好的则可卖到30元钱。翁建昌有茶山60多亩,分布在三涧两坑,按时下的看法,都是最好的地域。今年如果光卖茶青翁建昌都能卖几十万元。而在过去,一斤茶青仅能卖1块多钱。“这得益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更得益于市里对茶产业的重视和推动。”汪林生说。过去,村民们以茶为生,但茶叶效益并不是太好,而且种茶、做茶都很累。那时路很难走,都是山路,羊肠小道,一级一级,石阶的,翁建昌从桂林村住地到茶山要翻山越岭,到最远的茶山有10多公里,一天只能走两个来回。去茶山不可能空手,工具、肥料都得带上,所以很累,气喘吁吁的。一年辛辛苦苦下来,仅能收入3、4万元,其中有一大半还是成本。“有时我甚至想过,这些破茶山不要算了。”他笑道。但如今大不一样,岩茶村许多村民都买了小车或工具车,景区的路都是高等级的旅游公路,他们开着车能直达茶山边,运送肥料、茶青都用汽车,很轻松。当然,岩茶村村民收入远不止茶叶一项,景区每年都会付给生态公益林补助,一个人口一年大几百元,人口多的农户全家上万元。

    观念:大变样

  坐拥如此风水宝地,更重要的是村民们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站位高了,眼界远了,思路阔了,开始摆脱传统的小农意识。前几年,还有许多村民卖茶青,觉得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够满足了,如今变了,有的办厂,有的办公司,都想获得更大效益,得到更大发展。翁建昌就是其中一位典型的村民。他找来了农艺师徐茂兴,还有另几位搞旅行社的朋友,联合开办了武夷山奇苑茶业有限公司徐茂兴是福建农林大茶叶专业毕业的,科班出身,能指导茶园管理、茶叶加工,担任着公司总经理。徐茂兴对茶叶生产和营销有自己的理念。他说:“第一步未必要做得很大,但一定要货真价实,一定要真正的武夷岩茶。”他的定位是“回头客”,他说,一年里只要培养五至十位“回头客”,做个三五年下去,就有很多“回头客”,市场就会不断做大,效益就不愁。“好东西不怕没人要。但好东西一定要好好爱护,否则自砸牌子,是害自己。”他说。他还制作了“奇苑茶业”网站,全方位介绍武夷茶。(作者:蔡锦生  信息来源:武夷山资讯 2009年7月)


南岸村增产增效的农业新技术备受茶农关注
南岸村增产增效的农业新技术备受茶农关注
茶农喜迎茶博会
一位武夷茶农的开心茶事
电力部门开展“茶保姆”服务 急茶农之所急
茶农喊山祭茶
武夷山电力部门增容助茶农
培育茶苗成武夷山茶农增收“新径”
游剑清:从茶农到茶评师
武夷山茶农管护茶苗

奇苑茶业公司淘宝网店二维码

奇苑茶业公司微信号

(奇苑公司微信号及公众微信号)

(登录微信后,请在微信的“发现---扫一扫”)

【更多武夷山茶叶新闻】
更多>>>>

公司茶园基地

(点击照片可放大)

九龙窠(一) 九龙窠(二)
北斗峰茶园 天心庙前茶园
天心岩火焰山茶园 天心岩土国在茶园
水帘百年老枞水仙 牛栏坑茶园
慧苑竹窠茶园 悟源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