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

  岩茶简介

  岩茶制作

岩茶论坛

                                  返回首页 | 大红袍传说 | 茶叶功效 | 武夷山旅游

返回正山小种红茶首页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

返回正山小种红茶首页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6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菁,又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菁,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
    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如灶上或烘菁楼上),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嗅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山小种也称星村小种,是红茶发源地。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在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著的《植物种类》,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二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茶是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和可可)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世上最早发现并利用茶的人据说是神农氏,相传在公元前2737年,我国茶叶向外传播也有久远的历史,世界各国饮茶和栽茶、制茶均与我国有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我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是在南北朝武帝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边疆贸易时,茶叶是首先输出的商品之一。公元593年,即日本圣德太子时代,中国的饮茶文化也与中国的文化、美术及佛教同时输出至日本。
  茶叶输往欧洲要比输往西亚和日本迟的多,据有关资料记载,1557年葡萄牙在中国侵占澳门后,开始将中国茶带回国。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穆斯奥所写的《航海旅行记》中曾记载中国茶,此为欧洲文学中首次出现茶。长期以来中国饮茶风气所扩展的范围,仅局限于与隋唐帝国相邻的国家及地区,而未能随贸易风传入欧洲。其重要原因是茶叶怕潮湿,而当时的造船技术又不够成熟,无法建造防水的密隔舱,因此无法利用船舶来运输茶叶。
  十六世纪,欧洲人早航海、造船等技术上有突破性的进步,葡萄牙人最早在航运上居于领先的地位,因此是他们最先将中国的茶叶带往欧洲。
  
    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从中国买的茶叶载回国,正式开始为欧洲引进大批的茶叶。1650年,荷兰人开始输入中国红茶到欧洲。而初期中国茶进入英国是经由荷兰人之手。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萨林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把红茶和茶具当作嫁妆,并在婚后推行以茶代酒,掀起英国王室贵族饮中国擦痕的风潮。英国人赋予红茶优雅的形象及丰硕华美的品饮方式,长期以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更将红茶推广成为国际性的饮料。据估计,红茶占有全球茶叶总产量的80%,其次才是绿茶,乌龙茶等。
  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孰不知最早输出的红茶却是产于福建武夷山市(原崇安县)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
  红茶起源的确实年代已不可考,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存最早的记录。清雍正(1773)年间,崇安知县刘靖在《片刻余闲集》中记述了这种产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酒,土名江西鸟,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王国安在其所著《茶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道:“我国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下种红茶开始的。而产于崇安星村镇的红茶是“正山小种”红茶。小种红茶除了有正山小种外,还有外山小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高山地区所产”之意。
  外山小种指政和、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种的小种红茶,
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自从星村小种红茶出世之后,逐渐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世界四大红茶之一与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齐名的安徽祁门工夫红茶,却是1876年由一个在福建罢官的人余干臣回家乡后,把福建红茶制法带回去,在至德渡街设红茶庄试制成功的。
    后来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在安徽的“祁红”外,增添了云南“滇红”,湖北“宣红”,江西“宁红”,湖南“湖红”,广东“英红”,浙江“越红”,江苏“苏红”等。其中“祁红”、“滇红”、“美红”最为著名。
  由此可见红茶的起源当在雍正(1733年)以前,明中期(约16世纪)之后。我国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的,多类书籍对此已无异议。
  那么正山小种红茶是如何进入西方社会的呢?许钟荣先生主编的《与雷诺阿共进下午茶》中详细记载了红茶发展史和红茶大事记,书中记载:“据推测,在
  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县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这种出自崇安星村乡桐木关的红茶,当17世纪初荷兰人开始收中国茶输往欧洲时,它也随着进入西方社会,由于经过特别的制作过程,使其带有松烟香,所以备受喜爱,至今星村的正山小种红茶仍享誉国际。”
  165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输入中国红茶至欧洲,这种当是产于福建崇安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因为“祁红”“滇红”“英红”等红茶均未诞生。
  1650年以前,欧洲茶叶贸易可以说完全被荷兰人所垄断,但英国东印度公司看好中国茶的市场,于1644年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开始与荷兰人在茶叶生意上短兵相接。
  1652年至1654年,英荷二国终于兵戎想见,爆发了第一次“英荷之战”。1665——1667年爆发了第二次英荷之战,由于英国再度获胜,摆脱了荷兰人而渐渐垄断茶叶贸易。
  1669年英国政府规定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从此,英国政府由厦门收购武夷山茶,取代绿茶成为欧洲饮茶的主要茶类。
  在英国,早期是以“cha”来称呼茶,但自从厦门出口茶叶后,即依厦门语音称茶为“tea”,又因武夷岩茶(属乌龙茶)汤色黑浓,所以称为“BLACK
TEA”,此后英国人关于茶的名词不少是以厦门土话发音,如早期将最好的红茶称为“BOHEA TEA”(武夷茶),以及后来的工夫茶称为“CONGOU
TEA”。由此可见在早期英语中同样将产于福建武夷山的
  乌龙茶称为“BLACK TEA”(武夷茶)。由于茶最初是由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国的,所以各国对茶的称谓均源于中国。
  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茶叶需求迫增,而中国在通商上又有种种的限制,因此英国另辟蹊径,致力在殖民地印度试种中国茶树,但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是红茶的唯一供应地。
  载:1835年英人自中国采购适合制作红茶的武夷山茶种运至印度。1839年印度茶进入英国茶叶市场。随后在19世纪70年代,斯里兰卡借助于英国的资本和技术,大力发展红茶。
  由于印度与斯里兰卡拥有绝佳的种茶环境及自然条件,故后来居上,在红茶出口量上名列前茅。印度的红茶产量世界第一,其研制出的红碎茶,后来逐渐成为国际茶叶市场最大宗的产品,比重达70%以上。此外,印尼、肯尼亚出产的红茶,在国际市场上亦占有一席之地。印尼是1827年由荷兰人雅各松从中国带茶种和工人去种的,在肯尼亚则是1924年才开始种茶。
  综上所述,中国红茶源于福建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而最早输出国外的也是正山西欧啊种红茶。红茶大国印度种茶也源于中国武夷山,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称武夷山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正山小种红茶为世界红茶的鼻祖。

    茶,在中国民间来说,是太普通的东西。这一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植物绿叶,一经民间茶农艺人精心制做,便有了神奇的品饮功效,居然令欧洲人羡慕不已,随着对外贸易的航船,远销西欧英国、瑞士、葡萄牙等国。数百年过去,武夷红茶依然留香欧洲。马克思曾统计过英国与中国的茶贸易数量:1793年,英国购买中国的茶叶还没超过1616万磅,到了1845年,英国购买中国的茶叶便达到了5071万磅,1846年达到了5758万磅,这个数字可以看出,在鸦片战争前后半个多世纪中,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至少翻了两番。在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欧洲,英国在垄断我国茶叶的对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这个时期的欧洲,风行的饮料虽然是可口可乐,但来自中国的武夷茶,也成了英国人喜欢的东方饮品。武夷红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更加源源不断地进入了英国的上流社会。品饮武夷红茶已成为英国王公贵族们竟相追求的生活时尚。英国自由党人把品饮武夷红茶作为侈靡的见证,用来讽刺鲁利勋爵。英国商人将武夷红茶作为贡品进贡给英国女皇,颇受女皇的欢迎。女皇又将从中国武夷山采购来的红茶赏赐给皇族,武夷红茶遂成英国皇家的御用饮品了。

    生于武夷山民间制于武夷山民间的红茶,一传到英国,竟然引发一起轰动伦敦城的“红茶案”。16世纪时,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度,名门贵族小姐赛琳娜来到印度,武夷红茶引起了这位佳丽的兴趣,初饮之后马上爱上了武夷红茶,从此常饮不辍,神奇的武夷红茶让她肥胖的身体变苗条。赛琳娜离开印度时,一下买了几百磅中国武夷红茶,无论到那里,每天都要饮上两杯。赛琳娜在与英国王子的婚礼上,王公贵族们用世界名酒向她祝贺,她却秘密地以饮武夷红茶汤来回绝。想不到赛琳娜这一举动却惹起了法国皇后的忿恨,她马上命令卫官夜晚侵入赛琳娜王妃的寝室,偷拿箱内的红茶,被宫中身穿铠甲的卫士捕获,卫官立即被绞死。

    英国皇家对武夷红茶视若珍品,这种时尚趋势也影响到英国的其它社会阶层,尤其是英国文化名流也紧紧追随。一位名叫拜伦的英国诗人,却喜欢上了中国武夷红茶。诗人拜伦(1788—1824),是英国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创作,是十八世纪最进步的传统和十九世纪进步文学之间的桥梁。他的诗歌表达了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给予整个世界文学以巨大的影响。拜伦的诗歌作品自传入中国后,就深受我国人民所喜爱,他的诗作对我国“五四”文学革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拜伦的文学成就顶峰,是他创作的诗体小说《唐璜》。荣幸的是,武夷红茶被诗人拜伦写入他的杰作中。拜伦在《唐璜》中写道:
“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山的红茶 / 真可惜酒却是那么的有害 / 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

    从拜伦的诗句中,足见武夷红茶的魁力所在。武夷红茶传入欧洲后,形成了对英国人饮料消费观念的冲击。武夷红茶在英国公民生活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看出武夷红茶在英国文化人士心目中的喜好程度。拜伦的这几句诗,提升了武夷红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民国时期编写的《崇安县新志》,也将拜伦与武夷红茶一事载入其中。武夷红茶走红欧洲的自豪,让县志的编者感慨道:“且驺驺乎由域中而流行域外,武夷逐辟一新纪元矣!”。

    武夷红茶还与“歌德堡号”沉船事件有关。“歌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巨轮,“歌德堡号”从瑞典启程时装满当地盛产的木材和铁矿,在西班牙交易后,用所得白银在中国广州购买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歌德堡号”带回的武夷红茶,成为瑞典人崇尚的饮料。不幸的是1745年9月12日,满载而归的“歌德堡号”在即将靠港的900米距离处搁浅,沉没于歌德堡海岸边。1984年,“歌德堡号”残骸在瑞典被发现,瑞典用10年的时间进行打捞, 60多万件瓷器,370吨茶叶以及大批丝绸浮出海底。这批被打捞起来的茶叶中,有武夷红茶、贡熙茶、松罗茶等。人们惊奇地发现,锡罐封装严密的未受水浸变质的武夷红茶,至今仍然可以冲饮!

    武夷红茶当以“正山小种”为正宗。产地就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桐木关江墩、庙湾一带。桐木关下的桐木、江墩、庙湾村,清代曾是美、英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的基地。由于桐木关地处闽赣交接处的黄岗山下,终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润。特别春茶季节,常遇绵绵雨天,日照极少,故此地采摘的茶鲜叶萎凋,大部份要依靠加温萎凋,也就是借助燃料进行烘焙。当地松树众多,用于烧火的燃料都是松柴,松柴燃烧后能积淀许多松烟味,因此鲜叶在萎凋时,吸足了松脂味。在烘干过程中,仍将发酵茶叶摊在竹筛中,放在吊架上干晾或烘烤,下面还用松柴燃烧烘烤,茶叶更进一步吸收松脂味。制好的正山小种茶叶,具有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光油润的外形特征。茶汤棕红色,茶汤则具有浓醇的桂圆汤味。也许是这种特别的味道吸引了喜欢甜食的欧洲人,因此,武夷红茶能风靡于英国。

    产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由于受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保护的限制,不可能大规模发展生产,所以正山小种红茶的年产量也极为有限,加上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特别传统,近几百年来都一成不变,正因为如此,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其身价从民间迅速提升,成为对外贸易换取外汇的珍贵饮品。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荣誉  返回首页
 
   
 

电话:0599-8357665  手机:(0)13062284455 传真:0599-5109789
Address: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新村208号
Email:mailto:xmx001@sina.com   版权所有©1999-2004 http://www.wuyishantea.com/

Copyright©1999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